泸乡情深!“组团式”医疗帮扶铸就患者“康复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日前,泸州市人民医院“组团式”医疗帮扶专家董文正在进行术后查房。患者家属见到董文时,激动地说:“太感谢了!我们之前特别担心孩子的病情,后来知道乡城县人民医院有泸州市的帮扶医生能治这种病,就赶忙过来了。手术非常成功,真是多亏了你们!”

成功救治这名病情复杂的儿童患者,只是甘孜州乡城县医疗综合水平提升的一个例证。而这背后,与持续的医疗人才“组团式”对口帮扶紧密相关。2020年以来,泸州市人民医院先后选派多位专家来到乡城县人民医院,助力完善科室建设、弥补业务不足、提升管理能力,全方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帮扶专家做手术。腊花供图

投身医疗救治前沿

帮扶团队进驻乡城县人民医院后,考量乡城县的医疗发展状况、居民就医需求以及常见疾病类型等因素,精心制定了“一对一传帮带”“每周一课”等帮扶计划,让每位医生都能施展专业才能,凭借精湛的技术和扎实的理论知识,积极投入医疗救治工作中,为乡城县民众带来希望。

“这位12岁的女童患者,因‘转移性右下腹痛4 +小时’前来急诊外科就诊。通过腹部CT检查发现阑尾水肿增粗,阑尾近端有粪石影,存在盆腔腹膜炎表现,且以右侧为重,盆腔还有中量积液。”普外科帮扶医生董文仔细询问病史并查体后,高度怀疑是急性阑尾炎,打算在全麻下紧急进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乡城县位于四川边陲地区,医疗资源不发达,这个患儿相比同龄人,心肺功能较弱,还有过敏史,2个月前曾因支原体肺炎在成都住院,现在病愈后活动时仍有心累气促现象。乡城县医院迅速组织多科室讨论,确定麻醉方案、手术方式、应急备用方案等,同时筹备好物资、器械、药品等相关事宜。

在手术中,由泸州市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的麻醉主治医师詹波负责麻醉监护,董文主治医师带领乡城县外科医生泽仁曲批一同实施手术。术中探查腹腔时,发现盆腔有少量积血,右侧附件卵泡破裂且局部有少量渗血,阑尾约8*0.8*0.8cm大小,充血水肿严重,当即通知妇产科医生到台上紧急会诊,同时申请泸州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陈体平副主任医师进行远程视频会诊。结合患儿年龄特征以及医院的条件限制等情况,与患儿家属沟通后,果断采用腹腔镜下电凝止血,在创面喷洒止血粉,并用明胶海绵局部压迫止血,同时进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最后安置引流管引流。术后第一天,患儿整体状况良好,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住院5天后顺利出院。

2024年在乡城县医院的5名帮扶专家“手把手”帮带10名医技人员,推动4项新技术在受扶医院首次使用,建立远程医疗诊疗系统3个,会诊及疑难病咧讨论4例次,开展各种培训15次。

打造本土医疗队伍

仅仅进行医疗帮扶还不够,要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就必须培育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医疗团队。自帮扶开始,14名帮扶专家纷纷带徒42名,通过手术带教、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培训讲座等方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临床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从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室管理等多个维度为乡城县人民医院提供援助。

除此之外,“组团式”医疗帮扶还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为当地医护人员“加油充电”。2021年6至今,先后邀请3批次14人次到乡城县开展学术交流、病例讨论、手术示教及义诊活动,选派25名乡城医疗骨干到泸州市进修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乡城医疗事业的“造血”机能。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帮扶举措以及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乡城县人民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显著改善,接诊人数、出院人数、高难度手术数量逐年增长。随着帮扶工作不断深入,“组团式”医疗帮扶将为更多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这份跨越地域的帮扶情谊也会更加深厚。

“乡城县就像我的第二故乡。即便我回到泸州,也希望我带来的技术能在这里扎根成长,造福百姓。”董文说,现在科室已经能够独立应对类似这种复杂病情的患者了。虽然帮扶有期限,但服务无止境,以后乡城县如有需要,他仍会回来。(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