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星空,探访东宁要塞

参观者在东宁要塞景区一处碉堡附近参观(2020年8月13日摄)。
东宁要塞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东宁市境内,1934年起,侵华日军强征17万余中国劳工共修筑了二十余处要塞构成了东宁要塞群。东宁要塞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东宁要塞内的日本守军因苏军轰炸后通讯中断,仍负隅顽抗,直至十几天后牡丹江来的日军高级军官宣读投降诏书,这些日军守军才打着白旗走出要塞。
如今,东宁要塞景区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它像一座警示碑,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在发掘和清理东宁要塞的过程中,发现了侵华日军遗留下的大量武器弹药,最大的一枚弹头重200多公斤,直径30多公分(资料照片)。
东宁要塞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东宁市境内,1934年起,侵华日军强征17万余中国劳工共修筑了二十余处要塞构成了东宁要塞群。东宁要塞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东宁要塞内的日本守军因苏军轰炸后通讯中断,仍负隅顽抗,直至十几天后牡丹江来的日军高级军官宣读投降诏书,这些日军守军才打着白旗走出要塞。
如今,东宁要塞景区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它像一座警示碑,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新华社发

墙面经过严格的防水处理的东宁要塞指挥部(资料照片)。
东宁要塞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东宁市境内,1934年起,侵华日军强征17万余中国劳工共修筑了二十余处要塞构成了东宁要塞群。东宁要塞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东宁要塞内的日本守军因苏军轰炸后通讯中断,仍负隅顽抗,直至十几天后牡丹江来的日军高级军官宣读投降诏书,这些日军守军才打着白旗走出要塞。
如今,东宁要塞景区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它像一座警示碑,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新华社发

参观者在东宁要塞兵器园留影(2020年8月13日摄)。
东宁要塞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东宁市境内,1934年起,侵华日军强征17万余中国劳工共修筑了二十余处要塞构成了东宁要塞群。东宁要塞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东宁要塞内的日本守军因苏军轰炸后通讯中断,仍负隅顽抗,直至十几天后牡丹江来的日军高级军官宣读投降诏书,这些日军守军才打着白旗走出要塞。
如今,东宁要塞景区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它像一座警示碑,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参观者在东宁要塞群中的勋山要塞遗址参观(2020年8月13日摄)。
东宁要塞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东宁市境内,1934年起,侵华日军强征17万余中国劳工共修筑了二十余处要塞构成了东宁要塞群。东宁要塞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东宁要塞内的日本守军因苏军轰炸后通讯中断,仍负隅顽抗,直至十几天后牡丹江来的日军高级军官宣读投降诏书,这些日军守军才打着白旗走出要塞。
如今,东宁要塞景区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它像一座警示碑,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这是2020年8月13日拍摄的东宁要塞景区(无人机照片)。
东宁要塞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东宁市境内,1934年起,侵华日军强征17万余中国劳工共修筑了二十余处要塞构成了东宁要塞群。东宁要塞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东宁要塞内的日本守军因苏军轰炸后通讯中断,仍负隅顽抗,直至十几天后牡丹江来的日军高级军官宣读投降诏书,这些日军守军才打着白旗走出要塞。
如今,东宁要塞景区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它像一座警示碑,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这是东宁要塞群中的勋山要塞遗址中一处侵华日军作战指挥室(2020年8月13日摄)。
东宁要塞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东宁市境内,1934年起,侵华日军强征17万余中国劳工共修筑了二十余处要塞构成了东宁要塞群。东宁要塞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东宁要塞内的日本守军因苏军轰炸后通讯中断,仍负隅顽抗,直至十几天后牡丹江来的日军高级军官宣读投降诏书,这些日军守军才打着白旗走出要塞。
如今,东宁要塞景区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它像一座警示碑,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参观者在东宁要塞群中的勋山要塞遗址参观游览(2020年8月13日摄)。
东宁要塞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东宁市境内,1934年起,侵华日军强征17万余中国劳工共修筑了二十余处要塞构成了东宁要塞群。东宁要塞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东宁要塞内的日本守军因苏军轰炸后通讯中断,仍负隅顽抗,直至十几天后牡丹江来的日军高级军官宣读投降诏书,这些日军守军才打着白旗走出要塞。
如今,东宁要塞景区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它像一座警示碑,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东宁要塞群中的勋山要塞遗址的一处入口(2020年8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
东宁要塞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东宁市境内,1934年起,侵华日军强征17万余中国劳工共修筑了二十余处要塞构成了东宁要塞群。东宁要塞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东宁要塞内的日本守军因苏军轰炸后通讯中断,仍负隅顽抗,直至十几天后牡丹江来的日军高级军官宣读投降诏书,这些日军守军才打着白旗走出要塞。
如今,东宁要塞景区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它像一座警示碑,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