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的“医”靠丨随叫随到的20年行医路

【编者按】白衣执甲,任重道远。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扎根乡土,服务医疗一线,是邻里乡亲最亲切的“健康守门人”。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大河网联合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推出《乡亲们的“医”靠》特别策划,聚焦扎根基层的乡村医生,倾听他们的“医”路心声。

大河网讯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医圣张仲景说。8月1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遂平县沈寨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生唐宏伟回想起自己的从医之路,正是爷爷打小对他进行中医药文化教诲,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做医生的种子。

患者最重要 20年来始终随叫随到

本着医者仁心、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唐宏伟对患者都是随叫随到,耐心细致到极致。白天,他给患者看病;晚上,经常加班给患者熬药;稍有闲暇,他还会下乡服务到家。

2017年,小寨村小王庄八十岁患者赵海林因高烧不退、呼吸困难,住院治疗,但病情不见好转,医生建议其转院检查,患者本人及家属因担心患者年岁已大受不了长途奔波,选择出院后接受唐宏伟的中医治疗。经过一段时间调理,病人状况得以好转,此后每次复查,因患者年龄较大,行动不便,家离医院又远,唐宏伟就趁下班休息时间到患者家给患者把脉问诊,然后回到医院把药煎好,给患者送到家。

还有田堂村桑庄七十八岁患者桑顺华,由于胆囊炎术后腹水,经久不愈,又有脑血管病后遗症行动不便,唐宏伟便经常去他家里出诊,望闻问切,四诊结合,辨证施治,经过一个多月的中药治疗,患者基本康复。

这些都是唐宏伟行医生涯的一个个缩影。“常常有人问我,每天这么加班你不累吗?我认为,医生们都比较辛苦的,怕苦怕累就不要学医,既然学了就得对得起患者,不能拿生命当儿戏。”唐宏伟说。

医者仁心 曲折学医路

现年44岁的唐宏伟已经在医生的岗位上工作了20个年头,凭借着高超的医术和敬业精神,他在村民的口中颇受好评。不过,一开始他的学医路却并不是那么顺利。

“当年我的中招考试成绩距离当地重点高中分数线差几分,是无奈下选择去遂平县卫校直接学医。”唐宏伟说,到学校学习后,发现所学专业不是自己心仪的中医专业,为了圆自己的中医梦,他想到了参加成人高考。

自此,唐宏伟更加努力地自学高中相关知识,最终考取了南阳理工学院。“我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中医学习机会。”唐宏伟告诉记者,大学期间他刻苦学习,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当医生。

如今,即便是面对繁忙的工作节奏,唐宏伟依然会坚持读书的习惯。刚毕业回乡参加工作时,他的病号不多,于是就利用多余的时间温故而知新,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钻研中医经典理论知识,提高医术。

“作为一名医生,更应该把治病救人的本事学好、学扎实,在我和几个学生组建的小群里,每天都分享背书情况,也提醒大家要多读医书,提升自我。”唐宏伟说。

不忘初心 坚守乡村基层岗位

在家乡行医的20年里,有过不少次去更大地方发挥医术的机会,但是唐宏伟都拒绝了。不少人问他,是什么支撑他坚守乡村基层岗位?

“学医的初心。”唐宏伟这样回答。

“帮助‘患者’康复治疗是医者的初心,为此我愿意留在家乡,留在这个更需要我的地方,服务那些更需要的人。”唐宏伟说。

行医的20年里,他两次获得河南省中医药知识竞赛一等奖,凭借着“加味阳和汤治疗慢性上颌窦炎合并胃溃疡的临床研究”获得2022年度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二等奖第3名,2023年获得驻马店市最美乡村医生称号。

“未来,我还是会脚踏实地,继续坚持学习、继续提高自己的水平,尽力给患者提供更多方便,更好地为大家做好医疗服务。”唐宏伟说。(孙振恒/文图 胡翰泽/海报)

编辑:路娇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