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代眼光,发现传统文化更多打开方式

■我们既要关注传统与现代的连接,也要构建艺术与生活的关联

■真正的创新,是在坚持传统文化内核的前提下,引入更有吸引力的叙事策略,引发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强烈的情感共鸣

近日,有报道说在央视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一鸣惊人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将推出数字藏品纪念票及系列创新形式的数字藏品,以创新技术弘扬民族文化,为观众构建更多通往民族文化IP的桥梁。这是演出行业的首个数字藏品纪念票。

《只此青绿》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以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到北宋为线索,借展卷人的视角生动呈现了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让观众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趣之中。该作品高度艺术性的呈现,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生命力。

《只此青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实践,它的一鸣惊人,归根结底,是与深厚的传统文化作支撑分不开的。没有传统文化提供强大的依托力量,再好的表演方式和创新手段,或许就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一鸣惊人背后的逻辑,也给予我们这样的思考和启示: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并非自带衰老基因的文化,只要找到合适的表现形式、传播载体和传播渠道,它完全可以通过与创新结合、以艺术赋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而在多元表达、多元生存中演绎出新的生命芳华。

对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我们为什么要强调艺术创新表达与多元生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理由至少有三: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历经了几千年的文明演进。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瑰丽丰富的故事,故事里藏着老百姓的日常,也藏着时代的变迁和思想的演进;故事里蕴含着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习俗,也蕴含着历史的文脉和民族的精神,它们需要被发现和被知晓。而通过创新方式、艺术手段进行多元表达,应是一种无可替代的选择路径。

二是寻找和强化自身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也需要借助艺术的创新与多元表达。如果说,传统文化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的话,那么,借多元表达的艺术载体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生动诠释,自能激发现代观众内心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珍视。

三是对艺术本身而言,也只有重视并渗透、浸润到传统文化中,换言之,也只有融入对传统文化的多元表达中,才能捕捉到鲜活的灵感、汲取新鲜的力量,进而在守正创新、铸魂壮骨中焕发勃勃生机。

而今,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转化、创新开辟了新的空间和路径,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毋庸置疑,传统文化的多元表达、多元生存,不仅完全可能,而且迫切而必要。只是,让传统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表达和多元生存,关键要在涵养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年轻观众和提升艺术质量上下足功夫。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论进行何种形式的艺术表达,前提必须是全面、辩证、深刻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须知,正是因为历史文化积淀的厚度与思想挖掘的深度,才为传统文化的多元表达和多元生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每一种文化传统背后都有着宏大叙事,有些背后的故事或许很平常很普通,却承载着老百姓的文化乡愁。因此,大到国家利益、民族选择,小到家长里短、油盐酱醋,对于历史文化过往的点点滴滴,我们不仅应该保护好、传承好,而且应该正确理解好、精准表达好。这意味着,我们既要关注传统与现代的连接,也要构建艺术与生活的关联。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建立在美和诗意之上,而且也建立在对世界、社会与人的关系处理上。从这个层面而言,任何借艺术表达的名义,对传统文化进行所谓的“戏说”乃至“曲解”,都是不负责任的。

比如戏曲。不管怎么创新、如何改进表达形式,戏曲始终要具备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审美方式,诸如舞台、服饰、化装、唱念、做打等。传统的戏曲作品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价值观,这些基本的架构就如压舱石般轻易不会更改。这是它们各自的基因密码、识别代码、核心筹码。因此,真正的创新,是在坚持传统文化内核的前提下,引入更有吸引力的叙事策略,引发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强烈的情感共鸣。

毫无疑问,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多元表达,提升多元生存的质量,是对创新、匠心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呈现形式、表达方式,收获更丰富的时代价值。我们要在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基础上,围绕传统文化的主题尤其是其中蕴含的传统价值观,匠心独运地进行符合现代文明的扬弃和阐释,使其成为现代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总之,要搭建好“历史与当下、古人与今人、传承与发展、高雅与通俗、古籍与艺术、抽象与具体、理性与感性沟通的桥梁”,实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效果和目的。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而且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文化的传承和涤荡始终交替进行,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凝聚与提升。是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来都在,只是我们需要用时代的眼光,发现更多的打开方式。(赵畅)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供测试和学习交流
Copyright © 2024 www.ef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