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东湖评论:夯实农业基础,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充分彰显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民群体的深情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推进“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中国,这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虽面临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诸多不利因素,却实现夏粮增产、早稻稳产,全年粮食丰收在望。此成绩来之不易,既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更彰显中国农业的强大韧性和中国农民的勤劳智慧。

夯实农业基础,重在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应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强化粮食储备和流通体系建设,保证粮食供应稳定。同时,依据市场需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蔬菜、水果、肉类、奶类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

夯实农业基础,务必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稳定帮扶政策、资金与力量。强化对易返贫致贫群体监测帮扶,防止返贫。加大产业帮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升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就业帮扶,提高脱贫人口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以促稳定就业。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夯实农业基础,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农业增效是乡村振兴关键所在。推进农业现代化,适度规模经营,提升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附加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拓展功能。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深化农村改革,激活资源要素,增加财产性收入。农村增活力是乡村振兴重要标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高生活质量。

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既需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真抓实干,又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深入贯彻党中央“三农”决策部署,将“三农”工作置于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加强部门协作以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广大农民群众作为乡村振兴主体,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乡村振兴中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会各界应关心支持“三农”工作,企业可凭借自身优势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社会组织可开展志愿服务为农村提供多方面支持,各界人士可关注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务必持之以恒夯实农业根基,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令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携手同行,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三农”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清江剑”网评团队、长阳县委政法委)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伍佳佳】

1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

视角